此文節選自英國前教育大臣Damian Hinds先生今年的一次演講,英國教育週刊對原文進行了翻譯和編輯。”品格教育“ 並非是教育過程中令大家感到陌生的詞彙,無論在英國還是台灣,教育工作者們都在致力培養年輕人在面向社會時應該具備的各項技能與品質。今天,我們就隨著Hinds先生的演講來更深入地探究品格教育在英國的實踐。
品格究竟是什麼?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認為是聰明才智成就了科學家,然而他們都錯了,真正成就科學家的是品格。”但是我們所說的品格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不妨先從英國教育部對學校的評級的數據說起。
在英國,如果我們對中小學校進行分類的話,有一類學校總是顯得比較特殊,那就是英格蘭教會學校。這些學校在架構和組織形式上與其他學校並無二致,但有超過88%的教會學校在英國教育部的評選中被評為良好和傑出,這個評選結果總是讓本地的英國家長趨之若鶩。在和教會學校探究如何使學校整體達到良好和傑出的評級時,教會學校給出的答案都包括了學校內無處不在的品格教育。
品格究竟是什麼?Hinds先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品格必須以美德和積極的價值觀為基礎
* 品格意味著相信自己能夠達成使命
* 品格意味著能夠專注執行
* 品格意味著能夠找到當下的努力和將來的回報之間的聯繫
* 品格也意味著百折不撓的堅毅力
簡而言之,品格是幫助我們度過失敗和挫折的內在精神支柱。
圖說:Damian Hinds
在英國,關於品格和美德的討論甚至辯論非常多。人們通常能夠想到的美德包括善良、慷慨、正直、謙卑、寬容和正直等等,而品格這是基於這些美德之上的意志品質。
品格教育又是什麼?
品格教育是我們在學校裡如何通過教育確保年輕人能夠準備好成為健全和自信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走出自己的路。
眾所周知,學生的學術成就很重要,但這絶非教育的全部。我們如何確保年輕人成為他們自己能成為的最好的人,如何向年輕人灌輸美德,如何培養和打造年輕人的品格,這些可能更為重要。在英國的家長圈裡,往往會談論一個通常會被認為是屬於那些上過公學的人才具備的特徵。家長們普遍認為,那些年輕人彷彿擁有一種被稱為“英國公學自信心”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其實就是在其他類型的學校中,年輕人所擁有的“勇於嘗試”的自信。
圖說: 伊頓公學學生
在教育的語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並非是口頭上鼓勵年輕人去建立自己的自信,而是把建立自信的過程分解到年輕人在學校內每一天的學習和活動中來完成。比如,確保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中鍛鍊自己,從而打造自己的品格和韌性。
學校需要做的就是建立有助於培養品格和韌性的活動領域,通過活動讓年輕人在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勇敢面對挑戰,幫助年輕人思考、發展和成長,並增強他們自尊和信心的要素。
以下就是品格教育中值得鼓勵和發展的五個領域:
1. 運動(SPORT)—— 包括傳統的竟技團隊運動和其他更廣泛的體育活動
2. 創意(CREATIVITY)—— 包括傳統的創意活動以及各種思考和發明活動,比如藝術、設計、創意寫作和作曲等
3. 表演(PERFORMING)—— 包括針對個人或團體的更具表現力和思辨能力的活動,包括:戲劇、演出、舞蹈、在樂隊中演奏或在合唱團唱歌、公開演講和辯論
4. 志願服務和青年團體(VOLUNTEERING & MEMBERSHIP)—— 包括青年志願團體、年輕人特別感興趣的宣傳活動或以學校為基礎的倡議活動,以及諸如愛丁堡公爵獎(Duke of Edinburgh Award)之類的年輕人計劃,或諸如青年預備軍(Cadets)、童子軍(Scouts)和女童軍(Guides)等青年團體等
5. 職業世界(WORLD OF WORK)—— 包括從學習職業和企業家精神到實際的實習工作或兼職工作等
特別想提醒包括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在內的成年人,品格教育將為年輕人之後的人生做更好的準備而進行教育活動。儘管品格培養與就業技能訓練相比並非那麼密切相關,但這些是僱主們越來越認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例如勇氣、自信和堅韌不拔完成任務的決心。
佛光山品格教育的良好根基
作為整個中華文化的中心,台灣也保有的良好的品格教育傳統。從三字經到弟子規,在均頭的孩子們經由生活的實踐來學習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學校的打掃、跟客人問好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品格教育的環節。均頭國際部還制定了品格教育守則,根據弟子規的內容,讓爸爸媽媽們有一個教導孩子品格的標準。
價值觀、美德和品格不是暫時的;它們不會完結,而是會成為你教的每個孩子的一部分。
與大家共勉。
圖說: 均頭國際部學生接受校本部品德獎項表揚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