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Writer's picture均頭國際教育

在均頭的美術課,不單單只是美術課

Updated: May 27, 2019


孫老師的作品

美術是什麼?跟美學有什麼不同?

美術是一種傳遞情感的活動,一個人藉由某種外在媒介,如聲音、色彩、文字等等,有意識的將親歷的情感表現出來,並使他人也感受到相同的情感。而美學為西方哲學的一類,研究的內容集中在反省美與藝術的相關問題上,如從柏拉圖的靈感說(柏拉圖稱之為「神聖的瘋狂」)到佛洛伊德的深層心理學、康德的天才說與想像理論等等,哲學家們企圖以思辯的方式解釋藝術家的創作行為以及創作衝動。美學也常用來解釋藝術品的定義、描述藝術家心理狀態及作品架構、社會功能等等,若說美術是一種個人的、私密的情感的投射與共鳴,美學則可以想成盡可能理性客觀地去思考並歸納這些行為的現象與始末脈絡。


孫老師自畫像

為什麼美術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很重要?可以運用到生活裡嗎?

美術行為的原始能量來自體驗生活,當現在生活的節奏逐漸加快,匆忙的步調會讓人忽略平時習慣的事物,而放慢腳步的觀察能讓小朋友們回復對生活的敏感。我們可以將美術培養當成對其他領域所提到的知識做驗證的機會,如畢卡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哥雅的「1808年5月3日(El tres de mayo de 1808)」所描繪的歷史事件對人們的影響、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視覺化了希臘神話裡的有趣故事,視覺的閱讀能更加引人入勝。美術體驗並不是遙遠的,也不像學術閱讀那樣有距離,而是就在生命周圍。當美術行為不再侷限在畫紙、黏土上,美感經驗的培養會讓孩子們願意去思考、講究生活中的配置,可能反映在穿著打扮、房間佈局、甚至人際互動上,常聽到的品味培養,便是美術帶到生活中的體現。


我會怎麼培養均頭的小朋友們美術能力?

我會著重培養小朋友們的觀察能力,與許多自然科學的發現相同,美術能力的提升在於對生活敏銳的觀察上,看見並嘗試做出歸納、推理,差別僅在於回饋的形式不同,有的透過平面繪畫、立體雕塑、舞蹈、音樂、文學等等方式呈現。以平面繪畫為例,我認為創作的流程是看見,然後記著並思考,最後透過聰明的手再現(聰明的手是指為了讓小朋友們適應肌肉的發展會有階段性的提升,最後成長的結果與一般大人並無不同)。觀察是成果好壞的核心,能看到更多細節並記得,透過思考,將有限的材料盡可能地做出各種組合,來解決描繪上遇到的困難。這樣的培養方式,能讓小朋友們不拘泥於形式上的繪畫,能將自身得到的美感經驗運用得更加廣泛,美術是種傳遞情感的活動,小朋友們會成長得更加懂得表達自己。



Stanley Sun - JTIS Aesthetics/Art Teacher

台中教育大學

103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